這是一個47平老房翻新的案例,屋主和設計師溝通的時候表示要以不改變原先水電基礎、不改變原先泥瓦土建、不改變原先木工柜體結構這三點為基礎進行改造翻新,就這樣花了兩個月的工期打造出了一個完美的家居。
1、客廳
改造前的客廳,老舊的柜門和墻面,突兀的壁掛式空調,各種材質的柜門和房門拼接。
原有的沙發(fā)背景墻上不規(guī)則的電箱位子,脫落的墻皮和昏暗的燈光。
原先過道區(qū)域在門的高度和鞋柜的高度上并不統一,其這樣的尺寸是比較忌諱,會讓整個墻面亂而擁擠。
改造后,設計師對整體的墻面進行了換色,縮短了原先的電視柜隔板,移動了掛機的位子。刷新了家具器和地板。
因為空間的受限,茶幾的選擇六邊形鏤空款式,讓整個空間不會顯得擁擠。更換了更具聚光效果的射燈和主燈,LED更節(jié)能環(huán)保。
利用電箱位子的偏移,我們搭配了長方形的裝飾畫,無規(guī)則豎置,很好的隱藏了電箱,讓空間美而有趣。明黃色布藝沙發(fā),搭配淺藍色墻面,互補色的視覺沖擊,讓整個起居室充滿陽光感。
改造后,由于受到業(yè)主的制約,不能改動門的高度和尺寸,設計師選擇用白色的基色來弱化這種效果,讓空間的豐富色彩來平衡硬件的不足。完全內嵌電視的保留,在原本不寬裕的客廳空間上,很好的得以最大化利用。
2、餐廳
改造前,原先的餐廳部分,兩側分別做了柜體,但都是高柜,實際使用很困難,而且并不舒適,擁擠和狹窄。原先柜體的晾衣功能,尺寸不夠且極不方便,水漬容易濺到墻上,使墻體發(fā)霉和變黑。
改造后,設計師并沒有完全取消洗衣的功能,在滿足就餐的功能下,保留并從新設計了洗衣區(qū)。滾筒式內嵌洗衣機搭配一體式水槽,并把晾衣區(qū)設計在戶外,制作了雨棚和升降衣架功能。
3、臥室
改造前的臥室,厚重的皮沙發(fā),泛黃的墻面以及昏暗的燈光照明。
藍白色系搭配,灰色床品。與客廳區(qū)域整個空間相呼應,營造簡約舒適的氛圍。
臥室一側,充分利用小空間,做一個隱私的小書房,無事的時候可坐在這里看書發(fā)呆,十分美好。
4、兒童房
改造前,墻面老舊、亂入的兒童涂鴉,光線也好暗的樣子。
改造后的兒童房,整體格局沒有太大的變化,墻面重新進行了刷漆,選用了米色墻漆,整體空間溫柔。
另外一個,小編覺得,既然孩子這么喜歡涂鴉,是不是設計一個兒童涂鴉墻更好一點呢,畢竟孩子的世界,應該歡樂多多。
家,要想更有品質,還是要布置的精細一些好。